Saturday, 16 July 2016

廉价屋能割名吗?

2016.07.10

许先生说:“我于2012年在柔佛州,购买了一间廉价屋,当时大部份的割名手续都交由代理处理。直到今年初,我被告知土地局显示的依旧是前屋主的名字。
 
我便询问如何办理割名手续,土地局官员说需委托律师进行。而我又向律师查询,律师又向我说只需拿买卖合同交给土地局就行了,双方各有各说。
 
请问我该如何处理上述问题?或者是可以找房屋经纪帮忙处理吗?”
 
答:首先我们要问,许先生购买的廉价屋,是否为可以转换名字的房屋,这一点相当重要,有许多州政府的廉价屋,是不能转换名字的。
 
许先生说,当时大部份的割名手续都交由代理处理,这一点让我们感到疑惑,代理有办法处理这些手续吗?市场上一些代理多数将文件交给跑腿,跑腿能否办妥,代理是否有按时跟进,相信局外人也不容易弄清楚。
 
一般的情况是委托律师楼处理,能不能转移名字,律师应该很清楚,土地局官员说需要委托律师去进行,询问律师却说只需要把买卖合约交给土地局,为何是买卖合约,而不是地契?
 
这会否是仍未有地契的房产单位,抑或是未能转移名字的廉价屋?
 
希望许先生做进一步了解。
     
星洲日报‧投资致富‧产业问诊‧文:郑碧娥

联名买房‧一方破产‧该如何?

2016.07.10

杜先生说,他拥有一间联名房产,手上有文件证明房子是他一个人负责房贷供期,还剩几年就可以供完了。
 
银行通常会怎么做?我有没有办法拿到屋子的所有权?
 
答:虽然杜先生有文件证明联名房屋的贷款是他一个人负责偿还,可是,在法律上,另一个联名者依然是拥有一半房产的人。
 
在一般的情况:被宣判破产者,假如贷款仍未还清,而且已没有能力继续偿还,其名下的产业,多数时候会被拍卖。
 
以杜先生和另一个联名者拥有的房产,在供完银行的房屋贷款后,银行是可以冻结那半数拥有权,尽管如此,银行不可能卖掉一半拥有权来抵销、或偿还该名破产者的债务,因为要对联名产业采取行动,必须照会两个联名者,而且只卖半间房屋,有谁要购买?
 
现在最重要的是,杜先生能联络上该联名者,说服他签名同意放弃他在房产的拥有权,根据杜先生的叙述,有文件证明一直以来房屋贷款是他一人负责,相信这一点对杜先生是有利的,至于如何说服该联名者同意放弃,就靠杜先生想出好的办法。

文章来源: 星洲日报‧投资致富‧产业问诊‧文:郑碧娥

Wednesday, 13 July 2016

妹妹去世‧房产如何转名给兄长?

2016.07.10
 
署名陈女士的读者来信提出有关产业转名的疑问。
 
她说:“目前我与先生孩子所住的房屋,由于我先生的问题,以致他的名字不能登记为屋主,所以我们的房子一直以来都是在他妹妹的名下,只是在去年尾,他妹妹去世了,我先生的妹妹是已婚人士,有丈夫和孩子。”
 
请问:
1)在这种情况下,我先生是否可以办理产业转名手续,将房子转在自己的名下呢?还是得将房子转名在他妹夫的名字后,才可再进行另一次转名到自己名下?如果是后者,需时多久才能再进行另一次转名?
 
2)我们房贷已经供完,只是又被亲人用来抵押重新申请贷款,还有6年才能供完。在这种情况下,会影响我们办理产业转名吗?还是必须等到贷款还清后才能进行此手续?
 
答:陈女士来信提出的问题,存在一个疑问,就是先生现在可以接手产业拥有权的转移吗?假如不能,那么就需要不一样的安排。
 
如果遗嘱写明归兄长
事情较简单
购屋者协会中文组主任陈钟灵说,先别说能与不能的问题,假如陈女士的先生的妹妹生前有立遗嘱,遗嘱写明陈女士与孩子目前所住的房屋,归陈女士的先生或陈女士所有,在办理转移产业拥有权的程序,过程会比较简单。
 
我们假设陈女士的先生的妹妹生前没有立遗嘱,那么她名下的资产,例如房屋、银行存款等财产,将根据1958年(1997年修订)遗产分配法令来处理。
 
以陈女士先生的妹妹的情况,她还有配偶和子女,其遗产是这样分配:配偶三分之一、子女三分之二。当一个人逝世之后,遗产执行人领取相关法定文件后,遗产将转到执行人名下,然后再进行转让。
 
假设妹夫是遗嘱执行人……
假设陈女士先生的妹夫是遗产执行人,那么陈女士先生的妹妹名下的资产将转到她先生名下。假如陈女士先生的妹夫不是遗产执行人,而是她的儿子或女儿,程序也是一样。
 
假如陈女士先生的妹妹生前有立遗嘱,进行遗产办理时,所需的时间比较快一些,领取遗产执行书假设是半年时间,接下来再办理转名手续;如果她并没有将房屋的拥有权清楚写进遗嘱,那么,产业将转移遗产执行人名下,然后另行处理。
 
这间中需要的时间,最快也需要一年或稍微长一点时间,而且还要看产业是坐落在永久地契或租赁契约的土地上,如果坐落在永久地契的土地,程序可以稍微快一些,如果不是,又需要多一些时间。
 
假设产业在转移到遗产执行人名下,接下来另外转移,程序与转手市场的产业转名手续类似,接受转让方必须支付律师费和印花税,费用以产业价值做为计算基础。
 
贷款还清的转名程序较简单
如果陈女士的先生仍不能登记为屋主,必须有另外的人选,例如陈女士或符合资格的子女,程序也是一样,因为不是直系亲属,产业印花税的缴付没有减免,必须根据印花税法令的征收比率。
 
提到需要多久的时间,同样离不开逝世者生前是否有立遗嘱、产业坐落在永久地契或租赁契约的土地上,以及相关土地局、律师楼的办事效率。
 
如果亲人可以一次过还完所欠的贷款,然后赎回地契,在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,程序会比较简单,否则,接受转让人必须申请贷款,类似购买二手屋的情况,还完银行所欠的贷款余数,将地契赎回来,以便登记在新屋主的名下。
 
在进行遗产的转移,必须委托律师协助办理,最好是有经验、效率高、信用好的律师,避免花了时间与金钱,事情却未能如期办妥,这样就麻烦了。
 
文章来源: 星洲日报‧投资致富‧产业问诊‧文:郑碧娥‧

Sunday, 3 July 2016

现金买屋有风险?

2016.07.03

彼得指出,他前年脱售了一间房屋,过后与太太联名签署买卖合约,订购一间大约28万令吉的房屋,已支付10%的首期钱。
 
他表示,这次准备用现金购买房屋,但又担心发展商破产、房屋计划被搁置一旁。
 
另外,彼得在信中提出以下问题:
1.如果用现金购买房屋,会有什么风险?
2.假如向银行贷款购买房屋,会比较安全吗?
 
答:假如是用现金买,主要得亏损房屋兴建期间,本金存放在银行的利息,如果是向银行贷款,在银行发放屋款给发展商后,会向贷款者收取按工程进展利息。
 
另外,还需要花费签署贷款合约律师费及其他费用。
 
不过,银行为保障本身的利益,会向发展商索取一些保证文件,万一发展商陷入财务困境,屋地会受到保护,贷款者银行可以向发展商银行提出赎回要求。
 
不论是以现金或向银行贷款购买房屋,假如遇到房屋发展计划搁置一边,坦白说一样倒霉。
 
譬如说,已付了10或20%购屋款,其他的由银行以贷款的形式发放,万一建屋工程停顿下来,银行依然会向贷款者征收已付屋款利息。

星洲日报‧投资致富‧产业问诊‧文:郑碧娥

联名买屋‧其中一人破产‧该如何处理?

2016.07.03

两个人联名购买房屋,其中一人A先生(贷款者)向银行申请透支便利,可是后来却宣告破产,如今应该如何处理问题?
 
苏先生来信说,两名至亲联名购买一间房屋,贷款25万令吉,其中一方A先生向银行透支25万令吉。不过,B先生并不知情。
 
现在A先生破产了,房屋会受影响吗?B先生要承担所有的贷款和透支吗?

答:黄振原律师指出,这间联名购买的房屋,相信只是由其中一人就是A先生申请贷款,才会出现A先生后来向银行申请透支便利、B先生不知情的问题。

假如B先生也是其中一名贷款者,当A先生向银行申请透支便利时,也需获得B先生的签名同意。

今天,如果是两个人联名购买房屋,银行也会要两个人联名贷款,尽管是其中一人符合资格申请房屋贷款,以免出现类似上述的问题。

现在A先生破产了,可想而知,他是不可能继续偿付银行的房产贷款及后来的透支,在拖欠供款一段时候,银行自然会展开房屋拍卖行动。

由于房屋是A先生与B先生两人共同拥有,当A先生宣告破产后,其一半拥有权将由报穷司接管,虽然另一半拥有权不受影响,但是在偿还银行的房贷分期付款,不可能只是支付半数供款。

如果拖欠银行房屋贷款一段时期,在报穷官批准银行拍卖有关房屋后,银行就可以采取有关行动,为避免房屋被拍卖,房屋持有者B先生也肩负供款责任。坦白说,这是非常无奈的事。

星洲日报‧投资致富‧产业问诊‧文:郑碧娥

分层地契割名需多久?

2016.07.03

李先生来信想了解一些有关产业转名的问题。他说,姐姐先前购买了一个二手产业单位,那是租赁地契的公寓,转换名字的程序需要6个月的时间,当时是发展商还没从总地契,分割为分层地契给每个业主的阶段。
 
不过,当发展商准备分割公寓的分层地契给每个业主,这需要多久的时间?另外,假如再转换名字给另一个家人的名字,又需要多久的时间?
 
我们听说需要两三年的时间,请问:“真的需要这么久吗?为什么有了分层地契,转换名字的程序反而慢了?”
 
答:购屋者协会中文组主任陈钟灵说,购买租赁地契的房产单位,卖方需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请,申请获准了才能继续交易。
 
至于说申请获批需要多久的时间,这很难说,一般最快也要3个月,再加上3个月供完成交易,因此,至少也需要6个月的时间。
 
当发展商准备分割公寓的分层地契给每个业主,通常向有关当局提出申请至获准,需要一段时间。申请获批了,业主必须在一年的时间内处理,一年有效期过了,如果业主没有行动,发展商必须重新提出申请。如此一来,又要多花一些时间。
 
一旦有了分层地契,假如产业坐落在租赁契约的土地上,在提出将名字转换给家人的过程中,同样需要向有关当局提出,程序与转手市场的买卖有些类似。如果是个别地契,例如有地排屋,而产业坐落在租赁契约的土地上,在进行转手产业买卖时,也需要向地方政府当局提出申请,同样需要一段时间。

星洲日报‧投资致富‧产业问诊‧文:郑碧娥

转移产业拥有权需付费?

2016.07.03
徐先生来信指出,发展商在最近发出进行个别房屋地契分割,相关律师通知前往办理转移拥有权手续,并嘱咐支付一笔5千800令吉的费用。
 
他在信中披露,当初向发展商购买的房屋,价格是26万令吉,如今需支付的印花税是4200令吉,其余的1600令吉是律师费及相关费用。请问:“这笔钱是否合理,同时应否由我支付?”
 
答:政府征收的印花税是产业交易价的首10万令吉1%,就是1000令吉;以徐先生的情况,接下来的16万是2%,就是3200令吉,总共4200令吉。

印花税是转移产业拥有权时,支付给政府的费用,是按比率征收的固定收费。严格来说,没有商议的空间。
 
星洲日报‧投资致富‧产业问诊‧文:郑碧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