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先生說,他的父親有一塊5英畝的土地,最近有建築商與他們接洽,想要與他們合作興建房屋,關於發展屋業的事項,蘇先生表示,父親和他都不熟悉,因此,在做決定前,希望聽取專家一些意見。
請問:“身為地主的我們,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?”
這塊土地位於小市鎮,比較適合興建有地房屋,如果是公寓計劃,現階段還沒有這樣的市場,小市民對公寓一般都不感興趣。
答:
購屋者協會中文組主任陳锺靈說,蘇先生父親手上的地契,會有該土地的相關資料,例如土地面積。他可以向產業估價師瞭解該土地最新市價。掌握了土地市場價值,在建築商提供的合作配套上,心中的那盤賬就比較清楚。
建築商一般會以興建的房屋間數,分配一部份給地主,舉個例子,2:8、3:7、4:6,這要看有地產業的類型,興建雙層排屋、單層排屋、半獨立式房屋等,分配法將有所不同。
一些面積較大的地段,靠近大路邊,前面甚至可以興建一排雙層店屋,店屋可以用來經營雜貨店、茶餐室、洗衣店、文具店,視當地居民需求而定。
在店屋後面可以是雙層排屋、單層排屋、左右兩排分別是半獨立式房屋,以及幾間獨立式洋房,整個發展計劃是完善的花園住宅區。
建築商也可能將一排店屋的擁有權歸給地主,再另外分配兩間半獨立式房屋、一間獨立式洋房給地主,最主要是看雙方洽談成果。
當地主瞭解本身土地價值後,與建築商進行討價還價時,也會有一個基礎,不致於沒有頭緒。
假設是農業地,在進行產業發展計劃前,需要向有關當局提出申請,尋求有關當局批准土地的轉換用途,申請獲批了才能進行產業發展。
在向土地局申請轉換土地的用途,需要一段時間,至於多久就看各方面的因素,包括土地局辦事效率。
另外,土地轉換用途申請獲批准後,需要向地方政府提出發展准令申請,包括將發展藍圖提呈給地方政府,以尋求地方政府的批准,待申請獲批了,才能動工進行產業發展計劃。
至於售賣產業單位的事項、房產的訂價,應該是由建築商負責,如果地主獲得分配的房產單位,超出本身所需,也可以選擇轉售給其他買主。
(星洲日報/投資致富‧產業問診‧文:鄭碧娥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